最近流行一句话,中产作S3件套,1买房, 高额贷款买千万豪宅(e.g.,中金女跳楼),2婚后, 老婆不上班,3,生2个孩子,还都上国际学校。这三件事情少干一件,你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轻松好多。如今国内经济大环境下,90%的中产家庭将会出现财富缩水,陷入返贫危机。因为一旦踏过了中产门槛,就会不自觉消费,投资,或者躺平在中产水平线,稍有不慎,钱包就会陷入危机。国内的情况大家都知道,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澳洲华人同样面临中产返贫的巨大压力,甚至比国内情况还要严重,因为澳洲华人觉得澳洲环境比国内好些,放松了警惕,该消费消费,该投资投资,结果一朝不慎,一夜返贫。澳洲华人中产返贫5大陷阱,一旦踩中,再有钱也很难翻身。
澳房策频道每周分享澳洲房产投资知识和市场动向,助您房产投资决胜澳洲。欢迎您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选择全部,这样就能接收到影片上新通知了。
中产(Middle Class)这个词很模糊,字面理解就是穷人和富人中间的大多数人。根据不久前澳洲劳工部的一项调查显示,79%的澳洲人认为社会阶级仍然存在,因为澳洲10%的富裕阶层赚走了93%的社会财富,剩下的7%财富在澳洲大多数人中分配。
同一份报告里还显示,参与调查的人中有49%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,30%是工人阶层,只有4%是富人阶层。
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太过笼统,会给人带来误解和偏见。去年《澳大利亚人》报,把年收入在12万到16万澳币的人归类到中产。但是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赚这么多钱的人,已经进入了澳洲的前15%,跟我们对中产的认知有不小的差距。
在我们都熟悉的社会主义的框架里面,分类稍微明确一些,有三个类别:顶层资本家,底层工人阶级,和中间的中产阶级。
顶层资本家是拥有或者控制大公司,机器设备,农田,办公楼,媒体机构,电网,电信基础设施,港口等的高管、CEO和董事会成员。他们拥有生产资料。底层工人没有生产资料。他们可能有一些私人财产,比如汽车,可能还有个自住房。工人使用这些私人财产的方法就是满足日常需求。如果生活遇到危机,只能选择卖车卖房,没有其他办法。
在这个框架里面,“中产阶级”也有了不同的含义。它描述的是那些介于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人。有很多不同的类别可以归入这里:小企业主, 中层管理, 学者, 专业人士。共同点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,或者别人的工作。
不过这些分类都不是很接地气,我自己对于社会阶层的分类,和这些都不同,比较简单,也更容易理解。
顶层的是富人阶层(Upper Class), 如果不想的话,就完全不需要工作。拥有的资产能产生足够的收入,超过消费,达到自给自足,支持自己生活的状态,同时资产本身能够持续增值,什么都不用做,钱都会越来越多。到没有具体的净资产要求,关键是达到了自己身心自得的生活状态。
底层的是工人阶层(Working Class), 就是那些必须要一直工作到挂墙上那一天的人们。达到退休年龄之后,还是需要继续工作偿还贷款,或者支持子女生活。别说停止工作,就连稍微放松一下,都不从来是选项之一。工人阶层可能有个一般的手机,一般的车,一直在租房,或者有自住房但是欠了一堆贷款,怎么还都还不完。没什么储蓄也没什么投资,更谈不上拥有任何其他资产。
中产阶层(Middle Class)就比较神奇了,每天能吃到丰盛的早餐,早上刚上班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咖啡的习惯还能勉强维持。最大的财务决策是选择买最新的苹果手机还是存点钱去巴厘岛旅行。你梦想中那台车你真的买得起,只不过要把早餐降低标准,每天的咖啡戒掉,存一段时间钱才行。平常如果超市食品涨价,汽油涨价,电费涨价,也不会特别影响你生活习惯,该买的买,该花的花。可能手里有一套自住房,一套投资房,买了点股票,还有点存款。但是贷款也不少,还款压力很大,只要不工作一段时间,财务情况就可能撑不住了。说白了,就是朝着财富自由的富人阶层前进,但是刚刚起步,离得很远的阶段。典型的中产,包括高级打工仔,小生意主,医生律师这些专业人士,和顶级业务员。他们可能刚刚成家,也可能刚有了小孩子,甚至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。其实很多需要靠自己的澳洲华人,都属于中产的范围。
当然在澳洲,不少华人移民来澳洲的时候就是带着钱来的,不用工作,直接躺平就好,这部分人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,因为人家来澳洲的时候就已经是富人阶层了。
澳洲的华人中产,有资产,有负债,有老人,有孩子,狗子,车子,而支持这一切的,很小一部分是投资收入,大部分是工资收入。看着情况不错啊,怎么可能从中产一下子掉到工人阶层呢?已经拥有的那些资产是怎么突然消失的呢?其实很多情况下,并不是突然消失,而是持续的财富流失,积累多了,从量变产生了质变。
澳房策专注一站式澳洲房产投资托管服务“VISION会员”当好您的投资军师和管家. 了解一下, 请加入‘基础会员’领取5大礼包;找人问问, 请到官网预约15分钟免费‘基础咨询’;认真学习, 欢迎参加公开课《选好投资房开启创富之路》学习最有效的澳洲房产投资理念,买到好房实现财富目标。所有报名链接都在影片描述栏,如果不是在YT看到影片,请您私信我们获得报名链接。
澳洲的生活现状
现在的澳洲,通胀还在上涨,大家都觉得还会继续加息。澳洲目前的利率在近期最高水平,自然房贷还款压力也是最大。岗位空缺越来越少,就业压力也非常大。另外房租上涨,保险上涨,电费,煤气费都居高不下。很多人已经不堪重负,需要再多打一份工才能勉强坚持住。而坚持不住的人都已经在卖房去杠杆了。
相对与澳洲本地人来说,澳洲华人的财务情况一般都稍微好点,因为华人有存钱和投资的习惯。正因为这一点,华人中产的比例,真的要比澳洲本地人高很多。不过大家也都在苦苦挣扎,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工人阶层。现实之中我真的见过不少华人,本来有房有车有存款家庭美满幸福孩子听话,每年能出国旅游,想买什么也不会犹豫半天。但是因为踩到了这5个中产返贫陷阱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1.老婆在家鸡娃
结了婚有了孩子,工作收入还不错,有房有车有存款,请阿姨带孩子不放心,还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赢在起跑线上。我说的不是国内,而是澳洲华人圈的现状。没错,澳洲华人圈一样卷孩子卷老婆。因为不想雇阿姨,父母双方总有一方需要牺牲时间,大概率就是女方牺牲当全职太太,每天陪孩子。从早上起床,到晚上睡觉,一路跟着。上学上私立学校,每年大几万澳币往里面砸钱,这还只是学校的学费,好点的学校还需要给个门票钱,美其名曰捐款,不捐不接收孩子。再加上学校的各种出游,寒暑假活动,服装书本,课外补习,钢琴,美术,游泳,高尔夫,马术,孩子时间表排的满满的。我之前一位同事,家里就是这么安排的,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,同事拼命加班,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,后来因为支出压力太大,卖了大房子换了个小的,车从奔驰换成了丰田。一路骚操作下来,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而孩子只不过上了个名牌大学,但是学习是真的不行,后来没办法,一家人卷铺盖回国了,听说孩子现在一个月能赚12000人民币,在上海,竞争相当激烈,随时有被裁的风险,升职加薪无望,距离自己的教育投资回本更是遥遥无期。而太太选择了不工作,全依赖老公的工资收入,结果不仅错过了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,也让家庭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。
有人说教育就是用钱打水飘,听见响是幸运,听不见才是常态。中产家庭不计成本花大价钱鸡娃,不用说,肯定是人财两空。让孩子学贵族技能,费钱不说,还不一定有用。有时能不能有出息,一是天赋,二是运气。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讲,不是你努力鸡娃,孩子就能有出息。还不如培养他独立的人格、坚强的意志来得有价值、有意义。
2.跨行业理财
在金融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富人死于投资,中产死于理财,穷人死于消费” 话糙理不糙,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个阶层漏财的现状。中产阶层的人,靠工资攒钱实在有限。为了让财富增长更快,许多人就把目光瞄准了投资理财。但投资增长的财富只是表面富贵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把全部身家赌在理财上,就很可能让前期赚到的钱,瞬间亏得一分不剩。
我认识一位澳洲的华人网红,踩中了自媒体风口,没2年就在澳洲买了房子,一家三口生活无忧。但是不久之后这位网红就意外受伤,还挺严重的。老公就辞职在家照顾家庭。但是没收入也不行啊,为了快点赚钱就开始炒股,刚开始股市形式大好,确实赚到了钱。老公一恒心把所有积蓄都投入股市中,还加了杠杆炒,想着要大赚一把。但是后期股市形式一路下挫,本该收手,但是老公已经红了眼,又向朋友借了钱,想要回本,结果一路赔下去。这位网红太太怎么劝也不行,对老公特别失望,美满的婚姻也开始出现裂痕。
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资理财想赚点块钱,是很多中产家庭都会犯的错误。工作和投资是两个工种,没有任何相关性。工作做得好,没准投资方面根本没有天赋。股神巴菲特曾告诫投资者: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千万不要赔钱,第二条准则是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准则,我还想加一条,不适用中国股市。如果不是对理财产品足够了解,能把风险规避到最小,那么保住现有的资产,你就已经是大多数人羡慕的对象了。
3.来澳洲躺平
来澳洲生活,带多少钱能躺平呢?肯定不少人都想过这件事。不论你头脑里那个数字是多少,个人建议先乘以2再做打算,因为现在的澳洲已经跟几年前大不相同,生活成本涨了太多。
一个北京大哥,妥妥的高级中产,辞了职,卖了房,带着老婆孩子和1000多万人民币的财产,移民澳洲退休躺平享受生活。这北京大哥到了布里斯班先买了个80万澳币的2房公寓,全款支付,然后在附近买了一套旧一点的2房公寓花了50万澳币用来收租。这样手里面还有20万存款放在银行。夫妻两个没出去上班。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房租和存款利息大概2800。
房子没贷款,但是开销也不算少。自住房是公寓,就要缴纳物业费,市政管理费,水费。投资房的这三项费用一个不少,而且还更多一些,因为房子比较老了,物业费更高,还得外加房屋中介的出租管理费。生活上有手机费,网费,电费,吃饭,再来点娱乐,私人医疗保险,再来一辆代步车。车本身的费用(不能折旧)包括了油钱,全保,第三方险,年检,还有保养费用。上边说的这些费用加起来,一个月就5000多澳币。这还没算上孩子去私立学校的钱。
一看情况不妙,要赶紧止损。两口子决定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,私人医疗保险退掉。后来又想了一些其他的方法截流,最终只能算是勉强维持生活的状态,但是所有开销必须降到最低才行。从这开始,这个3口之家的财政危机才算是暂时有所缓解。两口子不工作,又要为了钱发愁,感情就觉来越差,天天柴米油盐鸡毛蒜皮。最后两个人只好分道扬镳。孩子跟妈住那套自住房,北京大哥搬到投资房里面。还好离得不远,孩子不至于缺少父爱。但是两个人的收入上跟原来就天差地别了。你想想,一个家变成两个家,本来开销就会上升。原来主要的收入来源,投资房租金也全没了。两个人只好再出去找工作谋生。
两个人不但离婚,还不得不出来搬砖,养活自己,供孩子上学,连温饱都变得很难,跟原来北京的生活相比,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一手好牌,打个稀烂。
所以说国内的中产到澳洲是躺不平的,澳洲的生活成本已经太高。对中产移民澳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【澳房策215】
4.高杠杆买房
在澳洲买房一般都能贷款80%。但是你贷款多少呢?是贷款70%还是贷款95%?买同一套房子,贷款少了,就要多花现金。没有那么多现金的话,买的房子就只能再降一个档次。
澳洲在疫情之后开启了自媒体时代,有不少中介转行做买家中介,让单亲妈妈杠杆拉满,贷款买房,还得一套一套地买,就因为有个不靠老公也能活,还能带好孩子的梦想。我们VISION会员中就有这样一位带2个孩子的墨尔本单亲妈妈,当时加入会员的时候,已经在某个网红买家中介的劝说下,买了3套房子,都在出租,第4套房子在墨尔本,6个月之后交房。存款已经见底,杠杆已经拉满,好在租金还有点收入,平时的工作也还算稳定,能勉强维持。当时是澳洲疫情后利率很低刚刚加完第一次息,还款压力不算大。我就问题她为什么加入VISION会员,她说第四套房子贷款很难做,找了很多人都说没法做,想请我帮忙,另外那个网红买家中介天天催她买第5套,她有点担心是不是买太多了。分析情况之后,我们发现她的综合杠杆已经来到了90%已经非常高了,贷款还能继续贷,但是面临着加息周期。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紧,再买的话很可能存款爆掉,不得不卖房承受损失。好说歹说,总算是没有买第5套,同时我们帮她在收房前转掉了墨尔本的第4套房子,完成了去杠杆。后来在利率加到3.5%的时候,正赶上前2套房子转贷,利息支出开始飞涨,同时国内的老父亲生病,她又是独生女,只好辞了工作带着孩子回国。费用上涨收入又下降,存款刚刚勉强能支持住,不至于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卖房。后来回想起来,还是吓得一身冷汗。到现在我们有时还会聊起这件事情来,都说太幸运了,如果第4套没卖掉,第5套又买了,自己就只能在房市底谷卖房,因为贷款太多,房价下跌,可能卖掉房子还要倒找银行钱。
贷款本身没有好坏,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驾驭贷款,能不能在各种销售话术面前保持冷静,给自己的投资组合添加一道现金流分析和预期的防火墙。我们的一般建议是要随时留存能够支付贷款2年的现金量,才算万无一失。
5.盲目做房产开发
这点可能大家接触的比较少,但是因为我是行业内的人,所以接触的还真挺多的。在国内,敢叫开发商的,手里没个上亿资金,说话都没底气。而在澳洲完全不同,有个独立别墅自住房,找个建筑师画图,去申请1开2,或者旧房翻新,或者推倒重建,然后找个建筑公司建起来,再卖出去,好像就可以管自己叫开发商了。所以很多华人都误以为这件事情很容易,很赚钱,还赚得很快。前些年我也参加过房产开发的各种讲座,妈妈们参加的比较多,根本就是对开发一窍不通的人,就想着能赚一把快钱。但是真正赚到钱的人太少了。
我们一对一咨询的一位客人,家住在悉尼南区,家人住在一套独立别墅里面,地还挺大的。自己手里面有点闲钱,就想学人家做开发。就近买了一个大地破房,想着推倒之后1开3做个微型联排,再卖出去,赚点钱。加了杠杆贷款买的,到手之后,画图,审批,拆房子,再建起来卖掉,一共前后花了5年半时间,比原计划的2年半多了1倍时间,因为出现了各种情况拖慢了进程。这5年多时间里面,持有成本,改方案成本,还有疫情之后建筑材料和人工价格暴涨,和房价波动,全都让他赶上了,最后基本没赚到什么钱。虽然不至于赔,但是如果当时老老实实买一套房子就在那里放着,赚得都会多很多。所以相对来说,还是赔了。这是个比较幸运的例子,我还见过不少在买房子买地当时就注定亏钱的例子。所以开发真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。如果盲目做,真的有可能一夜返贫。
为了让大家看懂小型房产开发,我们专门邀请了包括著名大型开发商,中型开发商,建筑师,城市规划师,金融法务领域专业人士,一共9位老师,制作了红石小型开发线上课程。对于1开2,一开多,中低密度感兴趣的朋友,一定不要错过。在澳房策官网已经上线,欢迎大家报名学习。
著名银行家罗斯柴尔德曾说: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,才能创造巨额财富,而要守住这些财富,则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。
在如今这个不确定的时代,每个中产距离破产都只有一步之遥。而精准避开这5个返贫陷阱,你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。未来的日子,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,投资自己。不做那些花钱不讨好的事,你就始终有勇气去对抗未来的风雨。
如果您看到这里了,请帮我点赞订阅,转发给您好朋友。澳房策助您房产投资决胜澳洲,我是Alex老师,我们下期影片见。拜拜。
如果您想快速了解澳洲房产市场,给自己的房产投资做准备,请您参加我们的直播《选好投资房,开启创富之路》80分钟直播课程,绝对付费级别的干货分享。告诉您澳洲的投资房应该怎么选。您也可以在澳房策公众号和网站报名参加。
现在加入澳房策会员!"让每一位澳洲房产投资者学会中立并且经过验证的投资策略”得到澳洲房产市场中立信息,与志同道合的房产买家交流,系统学习澳洲房产投资。现在加入领取超值福利!
澳洲Alex,澳洲买房,澳洲房产,澳洲房產,澳洲房价,澳洲房價,澳洲房產,财务自由,財務自由,财富自由,財富自由,买房赚钱,澳洲赚钱,澳洲理财,投資理財,投资理财,澳洲理财课,澳洲生活,悉尼房产,悉尼生活,房产中介课程,展望地产课程,vision training, 澳洲,澳洲疫情动态,澳洲经济,悉尼买房,悉尼房价,墨尔本房价,墨尔本看房,澳洲地产2020,地产销售,房地产销售技巧,销售技巧,房地产如何赚钱,房地产经纪,房产经纪,地产经纪,房地产中介,房产中介,地产中介,房产投资,悉尼房价,墨尔本房价,布里斯班房价,阿德莱德房价,塔斯马尼亚房价,达尔文房价,堪培拉房价,佩斯房价,澳洲投资,澳洲房地产,澳洲买房,悉尼房地产,墨尔本房地产,悉尼房价,墨尔本房价,澳洲房价,澳洲地产,房产中介,房产销售,房产销售证书,房地产从业证书,
Comentários